總網頁瀏覽量

顯示具有 大江健三郎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大江健三郎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10.29.2009

我所知道的大江健三郎(五)─作家的宿命

本來打算寫些研討會當中大江先生評論的內容,
但是,聽說中研院會出版論文集,
而且會把大江先生對各篇論文的評論和回應
也放進去,就請大家耐心等候囉!
所以囉,寫些會場外的逸事,大家應該會比較感興趣吧!
(我再厲害也無法自拍這樣的照片,謝謝朋友提供)
其實,一直到10/8去故宮的時候,
我才有跟大江先生比較"個人"的談話。
在三希堂吃午餐時,
大江先生突然問我:
「你學什麼的?」
「兒童文學。」
「喔,那你喜歡哪個作家,哪些作品?」
這個是我常常在面試時問考生的問題耶!!
「工藤直子啦,窗道雄啦。」
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回答。
「嗯,都是詩人。那,菲力帕‧皮亞斯呢?」
「湯姆的午夜花園嗎?」
「對對,我見過皮亞斯,那個老爺鐘真好,上頭寫的拉丁文是...」

「時間不再! 半夜敲十三下的那個老爺鐘啊。」

「我寫過一篇關於湯姆午夜花園的評論,大概是相關評論中,極出色的一篇,」
大江先生開心地說:

「你想看嗎?我可以寄給你。」

「想啊、想啊!」

我又再給了一次名片(大江先生,請不要忘記約定啊),

我們就這樣聊開了。


(認真地聽,內容很深澳耶)

談到米恩的小熊維尼,

「大江光先生的小名依悠就是老灰驢的名字嘛!」

「是啊!」大江先生點點頭,

大江先生第一次和夫人約會時,

談得就是小熊維尼(驚訝吧)。

我們還聊到詩人谷川俊太郎第三任的妻子(也離婚啦)

繪本作家佐野洋子女士(《活過一百萬次的貓》等),

我說:「我去過佐野洋子家住過呢,

她是一位,嗯,有一些怪癖、有個性的人。」

「嗯,大概全身上下都是怪癖吧!」大江先生笑著說。

大江先生有說了兩三個跟佐野洋子女士有關的故事。



(大江先生越說越開心....,講太長了,我怎麼翻呀!?)

「我們住的別墅很近,在北輕井澤,那兒有一條溪,有野溪溫泉。

據說有月光的晚上,野溪溫泉會傳來女人的歌聲。

像我這樣的作家,是很好奇的,我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女人

會在半夜去野溪洗澡,但是又怕別人說我去偷看....

一個晚上,我終於去了,在離溫泉處大約30公尺的地方

坐了下來,等待....

真的來了一個巨大、黑黑的身影、還有一種鳴叫聲」

大江先生停了停說:

「我正看得起勁,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膀,一看

是佐野洋子!!」

在深夜的月光下,她冷冷地說:

「大江先生,原來你對母牛洗澡有興趣啊。」

Posted by Picasa

(要翻譯到重點,沒有遺漏,還要保留幽默感)
我其實覺得很不可思議,從薩伊德到佐野洋子,
大江先生還說跟地海系列的拉瑰恩在
機場偶遇,
大江先生正讀著拉瑰恩父親(文化人類學家)所寫的印地安人的調查,
一位女士自己走過來跟他搭訕,
說:「那是我爸爸的書!」
然後聊了起來。
天啊,世界上有這麼巧的事
這麼戲劇化的情節
這樣的人生,生在這樣的"星座"下
不說故事、不當作家
不是太可惜了嗎?
所以囉,我的結論是
作家是大江先生的"天職"!

10.14.2009

我所知道的大江健三郎(四)─雙十年華的羅曼史(初戀?)

既然朋友提到了大江先生的羅曼史,
那就來說說吧!
在第一天對談的時候,中國的作家莫言先生曾以讀者的身分
請求大江先生讓小說中一直出現(作家本人分身)
的角色「古義人」談個老少戀,
譬如說:愛上18歲的少女啦!


(10/6研討會第一天)

大江先生說他少年時期認識的一位好友

叫做伊丹十三(後來成為導演),伊丹是位美男子,

伊丹說:「如果憑你大江的長相,恐怕很難追到漂亮的女孩子,

不如這樣吧,你跟我妹妹結婚!」

於是,大江19歲的那一年,認識了18歲的伊丹十三的妹妹,

後來,大江25歲時他們結婚了。大江先生說,

「所以啦,看到一位18歲的女孩,

就很容易聯想到50多年後,她變成73歲女士的樣子,

現在要愛上18歲的女孩,真是不容易。」


(10/6研討會第一天散場時)

會場之外,在三希堂用餐時,大江先生談了一段

比京兆尹的甜點更入味的羅曼史。

他說, 他在東大還是一位無名的學生時,

寫了一篇小說〈火山〉

(1955,這篇小說得了「銀杏並木賞」東大學生的文學獎)

有朋友告訴他一位女士很欣賞他的小說,想跟他聊聊,

才二十歲的大江當時不以為意。

一天,黃昏回到宿舍時,看到一位女士在翻他們的信箱,

他走過去探問,對方說自己寫了一封信給大江健三郎,

但是裡面的內容想要修改,所以來把信找回來。

大江說:「本人在這裡,要不要直接根本人說就好。」

於是,他們從黃昏散步到晚上10點多,

走過了上野公園,走到了女方的家,

那一天,因為太晚,大江就住在女方家。

大約過了十天,兩個人成了男女朋友。

女方叫做岸田衿子,是詩人和童話作家。

大江先生笑著說:作家也有名片的啊!

成了男女朋友之後,衿子女士拿了一張

名片給他,上頭竟然是兩個名字並列:

「谷川俊太郎‧岸田衿子」

(谷川俊太郎是日本超級有名的詩人,很早就進入文壇了)

衿子小姐只是淡淡的說:「你不必在意,

我們三個星期前離婚了!」

大江先生得意地說:

「岸田衿子和谷川俊太郎離婚之後,第一個男朋友就是我啦!

一個二十歲出頭東大的無名小子!」

(10/8簽書會)

有趣的是,大江先生自我調侃說,

當時,他心想這段戀情可能也有終止的一天,

所以他戰戰兢兢保持紳士風範(gentleman),

期望分手的時候也很美麗.....。

這段姐弟戀後來沒有結果,

不過大江先生在衿子小姐家認識了

作曲家武滿徹(大江光的作曲老師),

也跟谷川俊太郎一起參加安保運動。

我想,岸田衿子不僅詩人和童話作家,

也是一位慧眼識英雄的多情"前衛"藝術家,

1958年大江以《飼育》獲得日本重要的文學獎芥川獎時

也才23歲,應該是在這段戀情之後吧!


預告:11月13日(台北)、16日(台東)由毛毛蟲文教基金會和台東大學兒文所主辦的「孩童心靈的閱讀」國際研討會日本學者下山田裕彥的演講中,將會使用兩本岸田衿子女士寫的繪本《かばくんのふね》《ジオジオのかんむり》喔!敬請期待,演講由本人口譯。
Posted by Picasa

10.12.2009

我所知道的大江健三郎(三)---這部小說有故宮餃子的味道

感人的故事之後,先寫一點好玩的。
話說10/8陪著大江先生去故宮。
同行的有中國社科院的學者、
中研院的研究助理(兩位)、三位擔任此行翻譯的留日博士(包括我啦)
社科院的六位男性學者跟著中文導覽員,
我們這邊五位女士,則陪著大江先生跟隨日文導覽員。

(中研院文史哲所展出的大江手稿)

我們看了特展的雍正展之後,

就去看了大江先生指定要參觀的青銅器,

後來才知道,大江先生是為了最新的一本作品....(先賣關子)

導覽員大致介紹了早、中、晚期的青銅器,

看了「毛公鼎」和「散盤」後,

大江先生說「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了」,

他已經"飽了",所以我們就到預訂好的三希堂用餐。

(中研院文史哲所展出的大江手稿)

三希堂的茶很好,點心餐也精緻細膩,

我平常都拍照的,但是礙於大江先生就坐在面前,

沒有拿出相機拍食物,

請大家自己去看其他部落格,或親臨品嘗吧!

(10/7晚宴時幫讀者簽書)

我說,這些蟹餃、蝦餃料好實在喔!

大江先生也附和說,真是好吃。

他開了話匣子說,他在日本主辦大江健三郎文學獎,

今年第三屆了。辦文學獎要看許多作品,看兩百多本小說,

累人的程度真不是蓋的,

他自嘲說:「真是自討苦吃!」

更糟的是,大江先生必須為得首獎的作品寫評論,

他說,為了讓年輕人來讀作品,

所以他想到一個策略,

就是用食物來譬喻那個得獎作品。

所以,上回他寫說,這篇小說像是斯德哥爾摩皇宮中,

諾貝爾獎晚宴的烤鹿肉,

我笑說:「反正除了大江先生,沒人吃過,想像無限....」

他慧詰地笑說:「沒錯,這一屆嘛,我會說這篇小說像台北故宮的餃子。」

嗯,嚴格說來,我們吃的不叫餃子,

不過都是有包麵皮的吧!

(10/8文建會宴請的晚宴)
午餐時,有一位日本觀光客發現了大江先生,
請他簽名,他大方允諾。
後來又來了一位日文不太自信的台灣讀者,
他有點扭捏的說,
「可以請您簽名嗎?可是我沒有書。」
大江先生笑說:「沒關係,你可以去要一張衛生紙之類的。」
那位先生去找了一張白紙來。
更絕的是用完餐後,
我們走到門口,大江先生去洗手間,
有一位女士過來問我,
「那位是大江健三郎嗎?」
我:「是的!」
過一會兒,大江先生從洗手間出來,
滿臉笑容,像個頑皮的孩子,
他說,上完洗手間正要洗手,
突然有位女士站在面前,
他想,糟了,該不會跑錯廁所吧!
沒想到對方說,非常喜歡大江的作品是他的書迷,
還伸出手來,
大江先生幽默地說,到底要先洗手,還是先握手,
真是困難的抉擇,
這還真是個難題!
Posted by Picasa

10.11.2009

我所知道的大江健三郎(二)1935年出生的人

四天中,有好幾次,我掉了眼淚,
或是幾乎忍不住想掉淚。
有在研討會會場,
也有吃飯聊天的時候。
當我聽到這個故事時,
我只是在旁邊stand by,
不是我工作的時候,
所以就放心地哭了。

(10/7劉慕沙女士)

閉幕前的圓桌座談,大江作品的譯者之一

劉慕沙女士來到會場,在主持人的邀請下發言。

劉女士提到自己受日本教育,戰後才開始學國語,

翻譯的時候,先生朱西甯就是她的活字典。

可是,先生過世後,她消沉了三年,幾乎是行屍走肉。

後來出版社找她翻譯大江的作品,

在女兒們的鼓勵下,她接下了工作,

而這份工作讓她"重生",

遇到困難,

她常常在餐桌上表演一些動作,

要女兒給她適切的中文詞彙。

(劉慕沙女士和朱天文女士)

因為大江的作品有許多外國文學的互文,

她也跟女兒一起查書,請女兒幫忙。

翻譯大江的作品,讓她重新找到力量,

大江的文學鼓勵她寫自己的故事,

於是,她封了譯筆,開始寫她的台灣客家人的故事。

她希望大江先生不要再說現在完成的是

"最後一本",繼續為讀者寫下去。

大江先生的回應很妙,

他說,他第一次在會場看到劉慕沙女士,

竟然想到的是自己母親晚年還很健康的時候,

後來一問,才知道劉女士跟他都是1935年出生的。

他覺得真是太失禮了。

他說,年輕的時候,曾經到美國參加一個研討會,

研討會分ABCD等級,

他們一些年輕的與會者被分到D class,

A class的party費用是沒有上限,而D class 整組只有16美元,

所以有人提議到中國餐館,

到了中國餐館,連啤酒都要自己買單。

大家沒什麼興致聊天,太無聊,有人提議來猜謎,

既然大家都學文史的,就來說說哪個年份有哪些重要的文人或作品吧。

大江笑著說,有人突然說1935年,
大江用憋腳的英文說,「該不會是我吧!」
馬上有人回嗆他Who are you?
然後有另一個人也站起來,
故意模仿大江的口音,說「該不會是我吧!」
那個人就是愛德華‧薩依德。
可是,會場的其他人都噓他們,
答案是:「羅莉塔!」
從此,大江和薩依德就成了好朋友,相交40多年。
大江說,薩依德因為參加巴勒斯坦解放運動的學生遊行,
一次被拍到他在遊行中拿著小石頭,正要投擲的照片,被登上報紙,
大江的母親看到驚呼:
「哇,好帥的人呀!」
然後,還問媳婦說:「你看,他手中拿著什麼?」
大家都被問傻了,
大江的母親很得意地說,
「就是我啊,小石!(こいし)」
大江母親的名字就叫做小石,
但是她其實一向不喜歡這個名字,
不是什麼櫻花或百合比較美麗。
大江很幽默地說,我就是這種母親的兒子,
還能怎樣呢?
他又說,
那個母親給他的「小石」,
他應該還有兩三顆,
他會接受劉慕沙女士的祈願,
試著再丟丟那兩三顆。
最後,他說,如果今天再有一個人問
1935年出生的人,
他會說,
在台灣有一位很棒的女士
她叫做劉慕沙,是1935年出生的。
Posted by Picasa

10.10.2009

我所知道的大江健三郎(一)

他是一個說故事的人
用生命說故事的人

(10/05記者會結束時)

他是一位六十年來

不斷閱讀

不斷寫作的人

(研討會第一天10/6晚宴)

他是一個頭腦清晰、論理精闢的反骨學者

也是一位自省甚深、謙遜靦腆的長者

(10/07研討會結束,晚宴後。

我們沒有說好呦,但是我兩天的工作服都好搭他的領帶喔?)

他認真但幽默、堅決卻包容

(10/06大江先生和朱天文、劉慕沙母女相見歡)
僅管外頭似乎有所爭議,
報導得沸沸揚揚......
這四天來我看到的、聽到的、一起吃飯聊天
一起逛故宮的大江健三郎
有著頑童般的童心 摺摺亮亮
是人生苦難淬煉後的智者風範
對我來說 最迷人的是
他是一個超級會
說故事的人
一個你願意聽他說上一千零一個故事
也聽不膩的朋友
@10/05~10/08擔任大江健三郎國際研討會口譯
場內和場外參與紀行
Posted by Picas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