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第二堂課到二年三班的教室,
級任老師介紹我是「老師的老師」,
因為她也是兒文所畢業的。
我:「所以,我是老老師了!」
我:「大家很好奇,這個箱子是什麼吧!
今天我要用這個箱子說一個故事,
然後跟小朋友一起看『日文』的繪本,
小朋友會日文嗎?
沒問題,大家一定可以看得懂的。」
「今天所有的圖畫,都是一個日本畫家,
岩崎知弘的畫喔!」
我讓孩子們盡量靠近紙芝居的木箱,
找一個位置坐下來。
岩崎知弘的「おかあさんのはなし」(母親的故事)
改編自安徒生的童話。一位母親去找死神要回自己生病的孩子,
原著中最後母親放棄,讓孩子到天國去了,
但日本的改編版中,母親認為:「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!」
因此,堅持將孩子要回來,
不論將來的人生是否有艱苦與困難阻擋。
小朋友們都聽得很入迷。
之後,我拿出五、六張畫片,
和小朋友討論其中的內容。
問他們看到什麼?
為什麼這麼覺得?
從圖畫中推理季節、人物的情緒、
周遭的聲音、情境中的嗅覺等。
雖然有一些調皮搞笑的回答,
但是大部份孩子都很認真,
用他們的讀圖推理,
找出每一幅畫的故事。
接下來,分成六組,
每一組有一本岩崎知弘的圖畫書,
是日文的,
所以,小朋友們要討論當中的故事,
要去串聯前後。
當中有幾張圖,
是剛剛大家一起討論時出現過的,
小朋友興致勃勃地去推演故事。
我到各組去聽他們的說法,
也引導他們看畫。
如果他們感興趣,
就把故事說給他們聽,
小朋友很驚訝說:
「妳看得懂日文喔,妳是日本人嗎?」
其實,他們的推理和讀圖能力都不錯。
經過我的引導,
小朋友發現了一些沒發現的地方,
很興奮地報告老師。
一節課40分鐘,很快就過囉。
「如果有時間,大家再到圖書室去翻翻這些書吧!
大家看得懂日文書,好厲害喔!」
附註:
去年因為岩崎知弘展也在台東舉行,所以東大附小的圖書室添購了岩崎知弘的繪本。不過因為這些繪本有部份是日文書,所以,規劃圖書室的老師希望我去帶孩子閱讀。
早上到東大附小帶兩個二年級的小朋友班看岩崎知弘的繪本,各上了一節課。
教孩子們「讀圖」,很有趣。
1 則留言:
老師都一直保有一顆赤子之心~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歡這個"日本人"~ㄏㄏ
張貼留言